浏览次数:65作者:发布时间:2017-07-28 |
进入2017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营造优良的外商营商环境;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进一步减少外资限制性措施,挖掘外资更多的潜力和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成本上升,许多外国公司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定位。外商投资及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正处于一个愈发复杂的环境之中。
当我们梳理对外资和外资企业的评价时,不难发现,各种角度不同的观点之间正在彼此碰撞。中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主流观点认为,外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与中国企业的持续壮大,对外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担忧也逐渐浮现。有部分观点认为外资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微不足道,甚至可能带来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利影响。复杂的现实情况及各种观点之间的不断交锋,为中国经济及外商投资政策的研究者带来了切实的挑战--如何客观、全面地分析外资对中国的影响?
在现有的有关外资影响的文献中,部分研究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得出“外商投资在中国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下降到不足3%和1%,外资在中国的影响力正在减弱”的结论。但米高·恩莱特(Michael J.Enright)教授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分析范围较窄的方法论,他认为只看原始投资比例大大低估了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助力中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务部研究院合作翻译出版,2017年6月)一书中,米高·恩莱特教授运用了经济影响分析的评估方法,分析外商投资及其运营通过供应链、分销渠道、和不易识别归类的溢出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涟漪效应,进而对外资影响做出全局性的分析。
《助力中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当把投资的直接影响以及外资企业的运营活动、供应链和员工的消费支出都包含在内,在1995-2013年期间,外资和外资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约为16%-34%,对中国就业的贡献率约为11%-29%。而且,外资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明显的下降。此外,外资企业还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广泛的催化影响和溢出效应:它们建立了供应链和分销链,在中国境内外开展大规模销售活动;把先进的研发技术、区域化和全球化管理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它们帮助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现代化,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重要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国……这些实例均可作为论据表明,以往的估值大大低估了外资和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除了对既有文献研究的数据进行扩充、模型进行修正、以及使用经济影响分析方法外,米高·恩莱特教授还运用了典型案例和经典城市分析,以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国城市为单位,具体解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助力中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在开放后的三十余年中,外资企业创造了上海2/3的工业产出和近90%的高科技产出,同时为上海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包括发展制造业、创建现代服务业、帮助上海崛起为世界领先的航运中心推动上海发展为金融中心等。与此同时,外资公司也受益于此过程,它们通过上海在全中国开展投资和管理,同时将上海作为其主要市场、人才来源地和重要的全球枢纽。
通过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及对外商投资所采取的政策,《助力中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发现,中国从外商投资中获得了诸多益处,同时有效把控了对外开放的节奏和进程,并未引发外资相关的重大风险。这种外商投资与东道国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吸引外资的东道国和外商投资及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也对当下与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