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3作者:发布时间:2018-05-08 |
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
——记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董事长詹昌炳
舒城县河棚镇商会会长詹昌炳,现已年近古稀,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对林业事业的一往情深,改天换地,将河滩变成聚宝盆,将油茶林变成摇钱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将企业做大做强,在安徽林业领域赢得领头羊、排头兵、风向标的地位。詹昌炳同志先后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六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六安市农村优秀人才”等称号,2010 年光荣地当选六安市第三届人大代表。2016 年获得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委员会 “种苗培育技术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一等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詹昌炳同志就敏锐地洞察到油茶发展的前景,便把工作的重心向油茶产业转移。发展油茶,首先考虑的是要有好的品种,凭着当时的条件,詹昌炳知道,此项工程艰巨,完全靠自己单枪匹马选育出油茶良种确实困难很大,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安徽农业大学求援,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油茶选种工作。1999 年春开始,詹昌炳带领技术人员开始了选种工作。他的足迹踏遍全省各油茶产区,每到一处,先是在当地林业部门的配合下走访学习,详细记录,然后亲临现场查看,并做下标记,经过数年观察对比测定,才将万中选一的单株定为优良单株。功夫不负有心人。从 1999 年到 2006 年,八年时间,共出资 320 多万元,出动了上千个劳动日,选出了 600 多株单株进行观察,在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专家的考证下,从中筛选出挂果多、大小年不明显的仅 12 株,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方便观察研究,詹昌炳同志把这 12 株移栽到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成立了实验小组,自己担任组长,一年四季,他和研究人员几乎天天跑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并详细记录下各种气候对这些单株的影响,以及这些单株的生长性状和抗逆性情况等资料。最后 2 选出最优单株 4 株,加以培育,命名为大别山 1-4 号。这些单株经过专家定性定量分析,具有早实、高产、丰产、抗逆性强等优点。2006 年 12 月经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油茶新品种,从而结束了我省无油茶新品种的历史。该项目获舒城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六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 年,大别山 1 号再次通过安徽省良种审定。有了良种,还需要先进的育苗技术。1999 年,他从板栗胚芽嫁接技术中受到启发,决定进行油茶胚轴嫁接试验,胚轴嫁接是以种籽发芽后的胚轴做砧木,用良种穗条进行嫁接,其关键技术是芽苗的木质化程度,削皮的深度,嫁接后的保温保湿,遮阳等,试验中,詹昌炳同志阅读了大量技术资料,并邀请安徽农业大学专家给予技术指导,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反复试验,才积累了油茶胚轴嫁接各个环节的经验,到 2002 年终于取得了成功。油茶胚轴嫁接苗栽植后,第二年试花,第三年挂果,比未嫁接的油茶可提前 4—5 年挂果,通过测定,用良种接穗嫁接的油茶产量比未嫁接的提高 10 倍以上,盛果期每亩可产茶油高达 50 公斤以上,该技术为油茶快速繁育找到了捷径,可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05 年 7 月《油茶胚轴嫁接与培育技术研究》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此成果开起了油茶嫁接育栽植历史,填补了省内空白,全国领先,2 获六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詹昌炳在近十年内,先后研发出“油茶高接换优技术”、“油茶半裸根嫁接壮苗繁育技术”、“容器袋配方生产技术”、“长山核桃大苗繁育技术”。他获得省级科技成果 7 项,省科技进步奖 3 项,取得发明专利 47 件,编制出安徽省《容器扩根苗技术标准》1 部,研究论文 3 篇,出版油茶书籍 2 部。曾经被一位省林业厅领导赞誉为安徽油茶领域的袁隆平。为了让自主研发的成果迅速转化成新的生产力,詹昌炳同志决定营建油茶育苗基地。从 2006 年开始,油茶育苗成为公司主营产业。2007 年,通过土地租赁形式,从附近农户中租用土地 300 亩,使现有油茶基 3 地面积达到 760 亩。 2007 年初到 2008 年底,詹昌炳同志用两年时间实施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投入资金 600 多万元。整个工程修建四纵四横机耕路 3000 米,一条通车公路 500 米,加固河堤 150 米,建排水沟渠 1900 米。平整土石 15000 方,打井 10 口,购钢架大棚 12000 平方米,购买油茶大树 1.1 万株。2017 年育油茶嫁接苗 600 万株,其它苗木 800 万株,年销售收入 1300 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詹昌炳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培育出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公司技术员工 58 人,原来都是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低,詹昌炳硬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亲自示范,现场观摩等形式,让这些员工一个个成为生产能手,不光掌握了先进的育苗技术,而且经常给客户做育苗技术培训。公司是安徽农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基地,詹昌炳担任他们的实习指导教师,每年都有 10 多名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帮助他们完成毕业论文。詹昌炳还无偿承担各级政府安排的技术培训会议,已培训林业技干、种植大户 6000 人次;积极为客商提供技术合作和共同育苗服务,做到有请必应,精诚合作。通过他的培训,当地已有油茶大户 16 人,油茶种植企业 5 家,新发展劳动技能人才 620 多人。根深才能叶茂,一个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企业家一定会走的更远,站得更高,发展的更强,在深山中创业的詹昌炳已享誉全省林业战线,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哪里都会光芒四射。